腫瘤內一科
發(fā)布時間:2014-07-21
1、什么是腫瘤
人體的各個器官和組織都是由億萬個細胞組成的,這些細胞在正常情況下總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和速度新生、成長、衰老、死亡,有規(guī)律地進行著新陳代謝,維持機體的正常功能,滿足人體的生理需要。正常細胞都具有這種自動控制特性,即使將細胞移到體外進行培養(yǎng)也不會改變。例如一個人手指上皮膚受傷裂開,有個小傷口,局部細胞就開始增生,當傷口愈合,細胞就自動停止增生。
但是,當人體長期受到某些因素的作用,如神經精神因素的**、激素平衡失調、免疫功能低下以及物理的飛生物的飛化學的**,機體的某些組織器官就會發(fā)生一系列質的改變,出現(xiàn)過度增生或異常分化而形成新生物,它與正常組織細胞不同,即不按照正常細胞的新陳代謝規(guī)律生長,不受約束和控制。這種異常的細胞團就是腫瘤。
2 .什么是癌癥
癌癥在英文里叫 “cancer”,直譯為“螃蟹”,形象地提示其“張牙舞爪”地生長、“橫行霸道”地侵襲的特點。當人們聽到“癌癥”這一詞匯時,大多數(shù)人認為這是像“麻疹”和“感冒”一樣單一的疾病。其實“癌癥”這一術語常指200多種疾病,它們可以起源于身體中的任意一種細胞或器官。如果人體上某部位的細胞過度生長,不受任何的管束,就變成了腫瘤。在正常情況下,身體內每個器官的細胞按一定的方式和速度分裂和生長,進行新陳代謝;各種細胞有一定的生命期,到一定的時候,新細胞長出來,老的細胞凋謝死亡,維持身體的正常功能。但是,在有的時候,身體內某部分在外部或內部特殊因素長時間的作用下,出現(xiàn)一些不正常的細胞:它的生長能力特別強,生長速度特別快,沒有控制地生長,就形成了癌。
癌是是起源于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:不管它發(fā)生在何處,癌是惡性的,不能自制的:并且呈侵襲性生長的一種新生物。身體不同部位的癌有著不同的名稱,例如肺癌和乳腺癌。但在一個部位可能存在具有不同特征的不同類型的癌,例如乳腺癌和肺癌都有多種類型。癌癥還有另外一個特征,即在導致腫瘤產生的因素被消除后,腫瘤仍繼續(xù)生長而不自行消失。
3.吸煙與癌癥有何關系?
據美國癌癥協(xié)會報道,2000年全球共有500萬人死于與吸煙有關的疾病,其中30%(約142萬人)死于癌癥;20世紀,煙草共奪去全球1億人的生命。
吸煙與約85%的肺癌,80%的喉癌、咽癌、口腔癌和唇癌,75%的食管癌,45%的膀胱癌,30%的宮頸癌、胰腺癌,20%的胃癌發(fā)病有關。吸煙者的癌癥死亡率比非吸煙者高2倍;而重度吸煙者則高達4倍以上。
吸煙不但在直接接觸部位(口腔、咽、喉和肺)引發(fā)癌癥,而且在遠處部位亦可導致癌癥。例如,幾乎50%的男性膀胱癌和腎癌死亡是由于吸煙所致,吸煙者患膀胱癌和腎癌的危險性比非吸煙者高23倍。美國每年4600例宮頸癌死亡者中30%是由于吸煙所致。而被動吸煙(包括被污染的空氣)也已經證實是非吸煙者患癌癥的一個原因,尤其有害于兒童。
戒煙對所有的癌癥患者都有很大的好處,特別是腫瘤早期。對與吸煙關系密切的腫瘤患者來說,戒煙尤為重要。例如頭頸部的惡性腫瘤,確診后戒煙可減少第二原發(fā)癌的發(fā)生率、病變復發(fā)和放療誘導的發(fā)病率。對癌癥患者來說,戒煙也可減少與麻醉、手術、放療和化療相關的并發(fā)癥。
4.什么叫“帶瘤生存”
所謂的“帶瘤生存”是指患者經過全身有效的抗腫瘤治療后,常見的癌癥癥狀消失,瘤體局部進一步縮小,癌細胞不再擴散,病情長期穩(wěn)定并趨于好轉,患者一般狀況良好,可獨立工作和生活;換句話說就是機體免疫保護功能大于瘤體擴散能力,使癌細胞長期“靜止”、“休眠”,患者處于臨床治愈的健康狀態(tài)。
我們常說腫瘤“三分之一可預防、三分之一可治愈、三分之一可緩解”,所謂三分之一可緩解就是通過姑息治療使患者長期“帶瘤生存”。